公益廣告的四大魅力?

廣告設計理論
2010-11-08 10:44:11 文/龐曉雪
商業(yè)廣告的主要目的是刺Ji消費者的購買欲,引起消費者行為;公益廣告代表最廣大人們的利益,其目的在于喚起公眾的社會意識,對某些社會行為起促進作用,簡而言之就是喚起意識。在現(xiàn)代的商業(yè)社會里,人們往往最關心的是和眼前利益的是商業(yè)廣告,而對公益廣告的關心情度很少。但隨著社會發(fā)展,如戰(zhàn)爭、資源、人口等要解決問題的出現(xiàn),而這些問題是一個全球性問題。要喚起人們對這些問題的認識,公益廣告就要承擔起宣傳這些問題,喚起和提高人們的意識,共同關心人類生存問題。因為公益廣告具有如下魅力:
魅力一、公益廣告能真實地反映國際性問題。
在當今社會里,戰(zhàn)爭的不斷、人口的澎脹、水資源的污染、艾滋病的蔓延等問題,都 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。公益廣告能喚起人們對自身環(huán)境的保護作用,同時以電視、報紙、廣播、平面印刷、網(wǎng)上等多種媒體投放,以此加強人們對自身環(huán)境的認識,提高保護自然環(huán)境的意識。如圖一,《Remindeer提醒》是波蘭設計師萊克斯·德文斯基設計反對戰(zhàn)爭為題材的公益廣告。日本平面設計師設計《水人》如圖二,其文字內容為:“人體70%是水,你污染的水早晚也會污染你,把純凈的水留給下一代吧。”強調了水對人類的重要性。這些公益廣告無不為人類自身的生存而傳達信息,以此提高人們對自身環(huán)境的認識。
《Remindeer提醒》(圖一)
《水人》(圖二)
魅力二、公益廣告能及時地反映社會存在的問題。
公益廣告也是公益性新聞(圖文)式表現(xiàn)。它起能及時地反映當時的社會問題。如我國去年的非典時期的公益廣告是起著提醒人們要保護自己、愛護衛(wèi)生,積極防衛(wèi)和戰(zhàn)勝非典的宣傳作用,為人們戰(zhàn)勝非典提高信心。戰(zhàn)勝非典后,還沒有找到非典的病源,非典會隨時卷土重來。此時,公益廣告作品《警惕》圖三,喚起人們要警惕非典的重來,不要放松防衛(wèi)工作。公益廣告能及時地反映當時社會存在的問題,起到新聞(圖文)式的表現(xiàn)。
《警惕》(圖三) 《樹》(圖五)
魅力三、公益廣告是大眾化的媒體,永遠站在人們群眾的角度去傳播問題。
公益廣告必須大眾化。是要求表達得很具體化,很群眾化的,給人看得懂、讀得明的載體,這才是可以說是稱職的公益廣告。同時在表達方面一定要“通俗易懂”。(如圖四)《1945年的勝利》是表達反對戰(zhàn)爭,其意義一目了然。又如圖五《樹》,對樹的高度概括,形象統(tǒng)一,意示樹的被砍,生命已結束,環(huán)境將會破壞的嚴重后果。
《 1945年的勝利》(圖四)
(圖七)
(圖六)
廣告不但要最大限度地宣傳要宣傳的內容,同時還要觸及個人感覺,觸動人性良知,要達到訴求這目的。公益廣告首先必須有很強的信息性,既要用簡潔明了的廣告語表達,同時又要符合大眾化欣賞能力。以此達到公益廣告大眾化的特點。
魅力四、公益廣告可以說是一種 文化的傳播,一種藝術的傳播。
公益廣告在每一個時期都有其特點,反映當時的政治、經濟、藝術文化或當時的突出問題。是代表一種文化精神面貌,如一戰(zhàn)時期的廣告到二戰(zhàn)廣告,手繪廣告(如圖六)到電腦繪制(如圖七)的廣告,都是反映當時的文化特點,同時反映一種文化精神面貌和當時科學技術應用程度。
公益廣告是反映為人類社會存在的問題,是反映人類共同關心的利益,我們應大力推動和加強這一特殊的媒介。讓公益廣告魅力四射!